最新訊息
 
做中學讓孩子增強學習力
2022/6/28

做中學讓孩子增強學習力 ~奠定學習基礎,讓孩子多動手累積經驗~ 文章出處:學前雜誌 作 者:洪蘭

爸媽必須適度的放手讓孩子自己嘗試,孩子的生存本能才能充分發揮出來;而放手的時機並沒有一定公式,爸媽要依孩子的個性來調整教養的方法。在2月號的〈學前教育〉中,有好幾篇文章談到「放手,讓孩子自己學習」有讀者問:「放手的原則是什麼?有沒有指標?怎麼知道什麼時候該放手?」這真是個好問題,太早放手怕孩子會受傷太晚放手孩子不能忍受父母的嘮叨,這個拿捏需要智慧並沒有放諸四海皆準的公式,因為教養孩子是藝術不是科學沒有重複性。

父母要依孩子的個性,調整教養他的方法。通常適用於老大的並不見得適用於老二,但是,不變的教養原則,在於放手而不致有不可逆後果的,才可以讓孩子去試一試。比如,有生命危險的事就不可以讓孩子去嘗試,因為生命是不可逆轉的。

1.自己動手做,大腦活化程度更強: 在腦造影的實驗中「經驗」決定孩子大腦神經迴路的連接,模仿別人動作跟自己做這個動作的媒介,雖然都是前運動皮質區的鏡像神經元,但是自己動手做時活化的程度不同也牽涉到更多不同的大腦部位,如負責肌肉、骨骼運動的大腦區域、眼手協調的區域及它們的回饋,這個回饋系統非常重要它會修正動作,使動作越來越精準;我們常看到搖搖擺擺學走路的孩子在做對一件事之後,他會退回去原處,再來一次,這個再來一次就是要確定剛剛那個成功的動作它所動用到的參數 (parameters)是正確的,在第二次又成功之後孩子會一遍、兩遍、三遍去做這個動作直到熟練為止,這個重複性的動作就是將這個神經迴路(consolidation),當下次要再做這個動作時只要起意念,它會像拎粽子一樣找到繩子的頭一串粽子就出來了。

2.透過經驗的累積,孩子能舉一反三: 一旦整個迴路不停的被活化,它最後會變成自動化的動作,這時就不再需要大腦的資源去調整它、監控它了,所以經驗對孩子的學習來說非常重要,沒有東西可以取代它。蒙古有一句格言:「用嘴巴殺死的獵物搬不上馬,用言語殺死的獵物剝不了皮」看一百遍不如自己動手做一遍,所以在科學實驗上,老師都強調 「hands-on」,要學生動手做,刺激神經的連接與迴路的修正從做中學習它更增加孩子學習新東西的能力,新的聯結可以利用既有的迴路做基礎從中再去發展更新的聯結,神經迴路的活化是個骨牌反應它像水閘的門打開一樣,讓水流到所有相連的溝渠中變成觸類旁通、舉一反三而達到類化的效果。

3.對於危險的學習,一次就深印大腦: 對一些危險的事情,與其警告、防範、禁止不如 教他什麼是正確的動作,小學三年級以上的孩子就可以教他正確的使用爐火或工具的方法,父母也不妨讓他嘗試一下做了危險動作會發生什麼後果讓他不致再做出危險的事。我們天生有「一次學習」(One-trial Learning) 的機制,只要跟生存有關的學習一次就深烙大腦,形成強固神經連接再也不忘。很多孩子愛玩火(火焰的跳動是一個非常吸引孩子注意力的東西)父母履戒不聽,國外的父母便會把孩子的手指頭抓去碰一下爐子讓他燙過一次以後就再也不敢玩火;這是大自然賦予我們的求生本能,因為人生有些事是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頭已是百年身,所以對於一般性的學習它讓我們一再嘗試熟能生巧,但是對危險的學習一次就終身不忘。

4.爸媽適度放手,讓孩子身心充滿活力: 大自然對學習強調的是「經驗」,所以,放手對中國的父母來說特別重要,大部分華人的父母不喜歡孩子奔跑,要孩子中規中矩,其實奔跑對大腦來說,它是視覺刺激不停的在改變,孩子的眼睛一定要放在前方的目標 (大人不妨自己試試看),如果一邊跑一邊左顧右盼,僅速度會慢下來也會絆倒,因為注意力的資源被分散了;當奔跑時內耳的半規管在急速的工作以保持身體的平衡一些祖先傳給我們生存的本能全部都發揮出來,肌肉的運動帶來多巴胺神經傳導物質的大量分泌多巴胺使得大腦的愉悅中心活化;孩子在跑的時候臉都是笑開的,所以,適度的放手是必要的。

 
1不3要,消弭手足計較與爭競
2022/4/27
2022-05-09 00:00 更新:2022-05-11 14:11by 旭立心理諮商中心

「弟弟的果汁比較多,不公平!」、「媽媽偏心,每次都只罵我,不罵妹妹!」⋯⋯手足間層出不窮的計較,讓不少父母既心煩又苦惱。諮商心理師分享,如何透過「一不三要」,看懂孩子計較與爭競背後的渴望和需求。

看懂孩子計較與爭競背後的渴望和需求

1、我是特別的 大部分手足計較與爭競下的內心渴望是:我是特別的!渴望自己是特別的、被喜愛的,常會藉由貶抑其他手足來凸顯自己的價值,傳達出「我比你更特別」的訊息。

2、感受與父母的連結 同一對父母生的孩子,卻有不同的性情與個別的需求,但有一個共通的需求是——感受到與父母是有連結的。 當父母和每個孩子有個別的連結,並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這會讓孩子感受到被愛、被重視、有價值的,這樣的安全感能讓孩子們將手足視為朋友,與手足發展出健康的手足關係,而不是競爭對手,手足不需要透過競爭來獲取父母的關注和愛。

如何消弭手足計較與爭競 當手足經常比較、爭競與取笑,不僅會激怒手足的情緒、傷害手足關係、甚至損傷其自尊,不能置之不理,以下方法能減少手足計較與爭競。

1、不拿手足相互比較 有些長輩或父母看似希望透過「比較」來激勵孩子不良的行為,如:「趕快,哥哥都寫好作業去玩了,你還在這裡慢吞吞!」、「喂,你是哥哥耶,你怎麼吃飯還輸你弟啊!」,這些言談中刻意或不自覺比較孩子的行為、表現或能力,反而會製造手足敵對的狀態,被負面比較的孩子會覺得挫敗,認為自己是失敗者。

2、每次只將焦點放在一個孩子身上 當父母要處理孩子的問題與行為時,僅需要把焦點放在這位孩子當時的情況、要討論的言行舉止,不需要把其他手足的表現拉進來比較,或以其他手足行為當作標準。如:「弟弟,我們要出門了,請你把客廳的玩具收好,你完成後,請通知媽咪來檢查是否過關?」負面的比較則是:「弟弟,你還不趕去快收玩具,你看哥哥收得又快又好,等一下哥哥可以跟我們出去,你要留守在家嗎?」反而造成負面效果。

3、與每個孩子有一對一的「親子約會時間」 當父母願意分別時間,安排與每個孩子一對一的「親子約會時間」,並專注陪伴孩子,沒有其他事物、家庭成員、手機或工作干擾,這段親子的特殊時光能讓彼此的心靈充滿關注與愛,與孩子的情感產生個別的連結。

4、時常肯定孩子的價值 父母可透過邀請孩子協助家庭事務,當孩子有貢獻時,會感到自己擁有能力、歸屬感與自我價值。找到機會就可和孩子說:「我需要你的幫忙」,確保孩子知道,你有多麼感謝他的協助。並讓孩子知道每個人生來都是獨特、重要且有價值的,不會因為他們的表現或成所影響。

消弭手足計較與爭競,不僅是清理手足關係中的雜草,更有益於孩子發展正向情緒與健康的手足關係。

 
意料之外的稱讚比每次都讚美更有效?激勵孩子的三個迷思
2022/3/18
by 黃敦晴

天天、事事讚美孩子,才能激勵他們做好一件事嗎?研究發現,意料之外的讚賞,更能啟發孩子的動機,也教我們什麼時候、該用什麼方式鼓勵孩子,更能讓孩子養成持久的內在誘因。

★★意料之外的稱讚更有效!激勵孩子的三個迷思★★

研究指出,父母不需要每次孩子有好表現就必須讚美,有不確定性的稱讚更能激發孩子的動機。shutterstock每次聽九歲的兒子練小提琴,芝加哥大學商學院的教授菲什巴赫(Ayelet Fishbach)都會讚嘆:「真是美妙的音樂!」偶爾她略過不說時,就會發現兒子的表情有點失望。跟多數的爸媽一樣,此時她會懷疑,自己是不是個壞媽媽,沒有持續給孩子一樣的回應,引導、制約他的好行為,尤其是需要自律的難事。另一方面,毫無例外、一定會給的讚美,又怕讓孩子誤以為只要有努力,就一定有獎賞;甚至為了一定會得到的肯定而願意練習。跟多數爸媽不同的是,菲什巴赫的專長是行為科學與行銷,而且還當過動機研究協會(Society for the Study of Motivation)的主席。她自己還設計了實驗,也整理了相關的研究,希望一探究竟,寫成了新書《善始善終:動機科學的驚人發現》(Get it Done: Surprising Lessons From the Science of Motivation),並且為文提醒了父母在教養上的運用。她跟其他學者的研究都發現,不總是會有的禮物跟讚美會對動機有更大的效果。因為人們、包括孩子,都喜歡活在可預測的世界裡,所以對於出乎意料的獎勵,會有更強烈的反應。她就曾跟同事做過一個實驗,邀請受試者在二分鐘以內喝完1.5夸特(大約1.42公升)的水。在第一組,能完成的人都能獲得二美元獎金。第二組,則可能是一美元、也可 能是二美元,看運氣而定。雖然看起來第一組的獎金比較好,而且又穩定,但結果,卻是第二組比較多人完成任務。她也因此推翻了教養上如何激勵孩子的3個迷思。

第一、不需要每次、總是讚賞孩子 間歇性的讚美比固定、一成不變、毫無意外的肯定更能激勵孩子。所以父母不需要在每次孩子有好的表現時,就一定要讚美他們,深怕漏了;也不要以為每次都得讚美,孩子才會乖乖完成功課。我們可以讓他們難以預測會否得到獎勵,只要經常肯定孩子,就足以讓他們持續有好的表現,因為他們會希望下次能得到大人的讚賞,雖然知道不見得會有。

第二,不讚美不會讓孩子馬上受挫 這種不確定性反而能激勵他們「不總是能得到獎賞」看起來是個蠻挑戰的事情,但就是有這種挑戰性跟不確定性,反而會激勵孩子的動機。就像運動員不會永遠得到獎牌,他們仍然勇於接受挑戰。畢竟人生不會保證永遠被肯定、有收穫、一定能勝利,但我們仍要為了未知的結果努力。

第三,不確定的獎勵反而會令人振奮 就像菲什巴赫的喝水獎勵實驗,或像買彩券,人們不知道會不會、有多少獎金,卻仍然願意繼續嘗試。所以爸媽只要偶爾在孩子做對、做好一件事時肯定他們就好,而且可以給他們意料之外的禮物,因為意外的獎賞會激勵他們把事情做好。 長期而言,人們不能夠只靠外在誘因完成任務,孩子也需要學會自我激勵。她在書中提醒,可以明確地溝通、幫助孩子釐清正確的目標,據以對抗誘惑和中間的阻撓,會讓他們更有動機,更有激勵效果。

 
跟小孩溝通時兇沒有用!七大金句,讓孩子聽懂你想說什麼
2022/1/7

by 龍小禾 資料來源:Parents、Rasingchildren

跟孩子說話的時候,一定要板著臉說很長的話他才聽得懂嗎?到底要怎麼說,孩子才聽得懂爸媽的話呢?有些讓孩子易懂的溝通小原則,可以輕鬆幫助親子溝通更順暢。

金句1:「我知道,這很難」 當你說這句話時,可以輕拍孩子肩膀,會更容易緩和孩子激動的情緒。厄什勒博士認為,大人的同理,可以幫助孩子跨越那感覺很差或是被卡住的情緒。

金句2:「請往前走!」 對小小孩說,給一個正向的指令比長篇大論更有效,厄什勒博士發現,當大人說「不要跑」或是「請不要爭論」的時候,孩子除了會暫停現在的動作,同時也在腦海中搜尋合適的回應:那我接下來應該做什麼呢? 但是像「請往前走」,這樣的句子,很簡短明確的告訴他下一個動作該做什麼。

金句3:「再試一次」 當孩子出現些不受歡迎的行為像是大吼大叫、搶玩具或是粗魯的時候,往往是因為他們希望對某些情況有一定的控制權,一但他們有了控制權,他們將會更合作。因此,面對這樣的狀況,或許可以試試看對他們說:「我們重做一次吧!」這樣可以有效幫助他們選擇用不同的行為方式重做而且不會增加罪惡感。

金句4:「我剛才說了什麼呢?」 很真誠地詢問孩子:「我剛才說了什麼呢?」,是提醒孩子記住大人的話,提醒他們現在應該做什麼。當對孩子說這句話的時候,口氣很重要,因為一不小心這句話聽起來就會像在責備,如果你此時語氣剛好又加重,孩子也會跟著提高音量。

金句5:「我太愛你所以不想爭論了」 這是非常有效的一句話,因為當這句話說出口,直接代表著沒什麼好爭論的,孩子我們一起往前吧。

金句6:「當你用這口氣說話時,我沒有辦法理解你的意思」 這是一個停止孩子抱怨的好方法,厄什勒博士建議,一但當孩子停止抱怨,願意好好溝通的時候,大人可以主動給予鼓勵,並且告訴他,為什麼好好表達比抱怨是更好的溝通方式。

金句7:「我們該如何請人幫忙呢?」

教養的路上可能常常會需要提醒孩子要有禮貌,但是喋喋不休的碎念可能帶來反效果,我們可以冷靜的提醒他們:「我們該如何請人幫忙呢?」舉例來說,如果孩子想要玩別人的玩具,與其讓孩子對人直說:「我要那個玩具」,家長可以用問句提醒孩子:「我們該怎麼問呢?也許你可以問『可不可以讓我玩一下你的玩具』」。

※除了以上金言外,父母的以身作則也很重要,因為孩子會模仿父母的溝通方式。另外,父母也要記得當一個良好的傾聽者,耐心聽完孩子的話再回應,並且用他們可以理解的概念和詞彙跟他們溝通。 最後,不只大人喜歡讚美勝過批評,孩子也是一樣的,所以當我們想給孩子一些「建設性」建議的時候,別忘了同時也記得稱讚他們。

 
洪蘭 : 用心,決定成敗的關鍵
2021/11/23
洪蘭 : 用心,決定成敗的關鍵 作者:洪蘭  出處:親子天下

「天下無難事,只怕有心人」,人生的任何問題都在於我們如何去界定它,登高自卑,行遠自邇,不要怕孩子學得慢,只要用心,一定會成功。 一位老師跟我抱怨現在的孩子不是不用功,而是不用心。叫他做的都會按照吩咐去做,只是不用心去想中間的關係,以致辛苦讀進去的資料沒有放對地方,變成白讀。另一位老師說,不只孩子不用心,連大人也不用心,她跟朋友約在高鐵車站見面,朋友臨時有事不能來接她,請別人代勞,但竟然沒有把見面地點的細節告訴來接的人,害她在車站多等了半個多小時。她生氣的說:「換人接沒關係,但要講清楚,怎麼可以這麼不用心,丟下一句『去幫我接』就不管了。」

在心理學上有個墨菲定律(Murphy’s law):假如事情有可能出錯,就會出錯(If anything can go wrong, it will.)。很多意外就是這樣發生的,說話者沒有用心想一下聽話者的背景知識,陰錯陽差,悲劇就發生了。

哈佛有位教授在上課時問學生:「下課前,有時間聽我講個故事嗎?」學生都看看手錶說:「當然有。」他再問學生:「現在是幾點?」結果剛剛看過手錶的學生又再看一次錶才能回答。我們納悶:「不是才看過時間嗎?怎麼不知道現在幾點?」他說:「學生第一次看手錶時,不是看時間,而是在看離下課還有幾分鐘,夠不夠讓老師講故事,所以就不知道時間是幾點,必須再看一遍。」其實我們看東西不是用眼在看,是用心在看,你只看得見你預期看見的東西(All that we see are our visualization, we see not with the eye, but with the soul.)。我們從小學會在特定情境中尋找特定東西,心中所預期要找的東西,會使我們忽略了不在預期中的環境物件,因此就視而不見了。

這種只看一件東西的標準答案教育方式,對創造力非常不利,因為創造力的定義就是「在每個人都看到的東西中,看到別人沒看到的」。孩子必須能從不同的角度去看事情,才會產生創意。在還有八天才出生的小貓大腦攝影上,我們看到牠大腦神經元有密密麻麻的神經連結。但等牠變老時,同一個神經元的神經連結已不像小時候那麼茂密。用進廢退,只剩下常用的變得很粗大,不用的已被修剪掉了。神經連結得愈密,愈容易觸類旁通,所以小孩的創造力常比大人好,他們常看到大人沒看到的東西。

凡事用心是成功的必要條件。在科學上,一個問題界定得好,答案就出來了一半,誠如大家熟知的「季諾的弔詭」(Zeno’s Paradox):如果每次都朝目標前進一半的距離,將永遠無法到達目標,也就是說,如果每次朝家門走一半的距離,將永遠進不了家門。但是如果把這個詭論倒過來,每次只朝目的地走一小步,不論這一步有多小,總有一天可以到達目的地。所以應該鼓勵孩子去做,即使做得慢,也總有一天會達到目標。

「天下無難事,只怕有心人」,人生的任何問題都在於我們如何去界定它,登高自卑,行遠自邇,不要怕孩子學得慢,只要用心,一定會成功。

 
孩子鬧情緒,父母不能做的事
2021/11/2
2009-04-05 00:00 更新:2020-11-20 17:20 by 陳念怡 (親子天下雜誌5期 2009-04-05出刊)

父母扮演情緒教練的孩子,比較有能力處理自己的情緒,挫折忍受度高,社交能力和學業表現也比較傑出。提高孩子的情緒能力,已成了現代父母的必修課。面對孩子的情緒,父母最常見的反應是:

1.以暴制暴:「再鬧,就給我試試看!」「不乖就把你趕出門」之類的嚴懲、恐嚇和威脅話語,不但會扼殺孩子的自尊心和安全感,甚至採取自我破壞和被動的攻擊行為當成報復。

2.當孩子情緒的奴隸:「不要哭,就帶你去吃麥當勞!」「我買玩具給你就是了,別難過了!」用賄賂、哄勸的方式息事寧人,避免孩子體會不好的情緒,反而讓孩子學會了「情緒勒索」。

3.男孩別哭:「男子漢不要哭,勇敢一點!」哭泣不是懦弱的象徵,男孩也有各種心理需求。一旦哭的權利被剝奪,男孩的情緒表達就容易出現障礙。

4.為孩子的情緒貼標籤:「你這個壞孩子,為什麼這麼粗暴?」「真是愛哭鬼!惹人厭!」你貼在孩子身上的「負面標籤」,會輕而易舉的扭曲孩子的自我概念。

5.流於說教:「你看!我不是早就跟你說過了……」當孩子傷心、難過、生氣的時候,情緒已經主導了全部意識,根本不是灌輸規則與訓誡說教的好時機。

6.迴力球效應:「你再鬧啊!乾脆把我氣死好了!」在孩子鬧脾氣時,無法保持冷靜,反而回以憤怒,形成「你來我往」的惡性循環,最後「發脾氣也沒什麼大不了」的想法也將深刻在孩子的心上。

7.阻斷話語:「怎麼垂頭喪氣的?振作一點!」對孩子的情緒視而不見或輕描淡寫,不但阻斷了親子溝通,也讓孩子相信情緒是不受歡迎的,進而築起一道心牆,變成一個對自己和他人的感受都顯得麻木的人。

8.歸咎他人:「跌倒了不痛!都是地板害的!」當孩子遇到挫折時,為了安撫孩子情緒而歸咎外界環境的做法,會讓孩子無法對自己負責,失去從錯誤中反省學習的機會,容易養成遇到挫折「只會怪別人」的惡習。

爸媽如何當好情緒教練? 孩子情緒學習經驗深受父母的影響,父母同時也是穩定孩子情緒的最主要來源。 三個步驟 破解孩子情緒密碼 培養情緒能力,愈早開始愈好,且要注重方法和技巧。在處理孩子的情緒問題時,父母可採取以下三個步驟:

步驟1:理解、接納孩子的情緒 如果孩子出現情緒反應,父母要先用同理心和傾聽的技巧,接納孩子的情緒。當孩子知道你願意理解他的感受,就會慢慢將心情沉澱下來。

步驟2:協助孩子覺察、表達情緒,並釐清原因 接下來,父母要像一面情緒鏡子,運用言語反映孩子的真實感受,協助孩子覺察、認清自己的情緒,之後,繼續用開放性的提問方式,例如:「今天是不是發生什麼事了?」協助孩子正確表達情緒,釐清情緒背後的原因。只有找到情緒反應的真正原因,掌握孩子的心理需求,才能對症下藥。

步驟3:引導孩子調整認知,思考解決方案 等孩子情緒緩和下來,引導他調整認知,從另一種角度看待引起他困擾的事情,例如:「玩具被同學不小心弄壞了,你覺得很生氣。但是你打人沒辦法讓玩具恢復原狀。我們一起想想看有沒有更好的方法,好不好?」

 
孩子犯錯不能只說「對不起」
2021/10/19
作者: 周育如 竹教大教授 2015-12 親子天下Baby 12期

幼教專家周育如指出,現代父母碰到孩子犯錯,大多會要求他們道歉,並開始不斷講道理,但這種做法沒有讓孩子真正體認到做錯事要承擔後果,等於沒有達到管教的目的。光打罵和光說理都不對。近幾年,隨著少子化和父母教育程度升高,我觀察到一個現象,父母們愈來愈不用打罵的方式教孩子,而傾向於用「講道理」的方式處理孩子的犯錯行為。標準的模式是,當孩子做錯事時,先要求孩子要說「對不起」,然後很仔細的告訴孩子他錯在哪裡,為什麼這樣做不對,當孩子道了歉,也表示理解及同意父母的說理時,這個管教就結束了。 但是這整個過程中,缺少一個非常重要的關鍵:「對自己的行為負責任」!

年幼的孩子因為經驗不足,原本就很容易犯錯,重要的是,當他做錯事的時候,父母如何回應他,將影響下一次他犯錯時的反應。如果父母在孩子做錯事時用打罵的方式回應,孩子整個感受的焦點將是自己的恐懼,很難去對事件本身進行反省;但是,如果孩子做錯事時,父母就是要求他道歉,並不斷的講道理,孩子學到的是,我做錯事只要說「對不起」再被叨唸一番,其實就沒我的事了。比較這兩種管教方式誰也不比誰高明,因為同樣都沒有達到管教的目的。

讓孩子為犯錯行為負責,孩子做錯事,父母管教重點應該是讓孩子體認到他做的事造成什麼後果,更重要的是,他必須為這件事的後果負起責任。例如,孩子因為邊吃邊玩而打翻了碗盤,父母不必大發雷霆,但要讓孩子負責把打翻的東西收拾乾淨:教他收,盯著他收,不收完不可以去做其他任何的事,堅持到底直到他清理完畢為止,下次他就會知道,吃東西要好好吃,否則要收很久。 又例如,孩子把別人的玩具弄壞了,父母不必生氣打罵,但要讓他補償對方,用自己心愛的玩具去賠,下次他就會知道,玩別人的玩具要小心愛惜,否則會換來讓自己心痛的代價。如果是不可補償的狀況,例如孩子把別的小朋友弄傷了,則帶著他去看別人流血的傷口,讓他看受傷的小朋友接受治療的過程,讓他看見他是如何造成了別人的痛苦,如果受傷的小朋友需要協助,儘量讓孩子動手幫忙。之後父母可以說些道理,但不是訓斥,只要真心懇切的讓孩子知道,他這樣做讓父母覺得很難過,以後要怎麼做會更好一些。

不必打罵,不必過度說理,重點是要讓孩子有真實的體驗,真真切切的體驗到為什麼我不要再做這樣的事,因為我要付出代價,因為我造成了傷害,因為做錯事,從來都不是說「對不起」就了事。 我們常說,教養孩子要認知、情感、行為三管齊下,因此,管教絕不是講理就好,還要有情感的體驗和讓孩子負起責任的行動。說「對不起」就算了嗎?親愛的孩子,可沒這回事哦!

 
喝水量不夠疾病多!從孩子體重看一天該喝幾cc的水
2021/9/23
2021-04-06 10:10 by 張向晴

醫師提醒,水分是人體最重要的組成,擔負許多重要人體功能;特別是在成長階段的小朋友更應該注重水量攝取。為什麼要多喝水?陳英仁解釋,這是因為人體無時無刻不在流失水分,呼吸、皮膚新陳代謝、調節體溫、排泄廢物等,都需要水的幫助來達成,所以水在身體運作扮演非常多的角色,是維持身體「動態平衡」最重要的基質。

兒童喝水量建議以體重換算

榮新診所營養師李婉萍則提醒,在生長期的小朋友更要注意水分攝取,特別是有時候小朋友運動量大,如果沒有來得及補充水分,很容易會造成脫水。

一歲以上、10公斤以下的小朋友(約在一歲左右)每公斤需要100cc;10公斤以上必須拆開計算。以15公斤小朋友為例,10公斤仍為100cc,多出的5公斤則是每公斤乘以50cc,以此計算等於1000cc+(5X50)=1250cc。20公斤體重則為1000cc+(10X50)=1500cc。至於20公斤以上的小朋友(約在小學一年級)也同樣需分開計算。20公斤基本水分攝取量為1500cc,超出20公斤的部分則乘以20cc,以25公斤兒童為例,1500cc+(5X20)=1600cc。

一歲以上、10公斤以下的小朋友:基本水分攝取量為100cc 約小學一年級、20公斤的小朋友:基本水分攝取量為1500cc 25公斤兒童的小朋友:基本水分攝取量為1600cc

李婉萍特別提醒,兩歲以下的小朋友若仍有喝奶習慣,必須把喝奶量併入水分計算,特別是年紀越小的小朋友,如果過量可能會有水中毒的危險。此外,如果液態狀副食品同樣需計算在內,但隨著副食品越來越乾,水分攝取量變少,也要注意水分補充。

果汁飲料無法取代白開水,鮮奶攝取也要適量 因為白開水沒有味道,較難吸引小朋友,有些家長會以果汁或是飲料來取代,李婉萍強調,千萬不能這樣做,也不能因為喝水讓孩子養成喝含糖飲料習慣。尤其味覺是可以養成的,應該讓小孩適應無糖的白開水,否則養成習慣就可能成癮,反倒讓不喝白開水的狀況更惡化。

李婉萍也提到,奶量雖可以列入計算,但如果是較大兒童有喝牛奶習慣,每天喝鮮奶的數量不應超過每天水分攝取的1/3。如果外食也經盡量減少喝湯,避免攝取過多鹽分。 參考資料:https://www.parenting.com.tw/article/5089222

 
輸了就生氣的孩子該怎麼教?
2021/5/13
2021年4月19日 作者: 天才領袖團隊 孩子的耐挫力好不好,決定他的品格是幼兒情緒教育的第一堂課,要提早教,我有5要5不 要原則:

1、不要說「生氣就不要玩」 這句話在壓抑孩子的情緒,孩子其實是想玩,但他無法控制他的怒氣。

2、不要說「輸沒關係」 輸,孩子其實很在意,在意別人對自己的眼光,在意沒有下一次機會,所以不要一直説「輸又沒關係!」,原本安慰的話,變成矛盾心理。

3、不要批評他愛賴皮

雖然我們都知道「不認輸」就是一種賴皮行為,但不要直接給幼兒負面的批評,要就事論事,只批評他賴皮,是很抽象的形容,孩子會覺得被全盤否定而更生氣。

4、不要翻舊帳 不要在孩子不服輸當下,去翻舊帳,説他每次都這樣,孩子一定不承認,容易陷入親子間的爭論。

5、不要跟他吵「輸贏算不算」 大家常在孩子輸了在生氣的當下,一直教育他「不是你説不算就不算」,表面上看起來是教育,但實際上是在刺激孩子反擊,要教育孩子認輸,不一定要在當下,況且,孩子會生氣,就是早就知道他輸了,無需急著再教育一次。

6、要同理他,但不囉嗦 要告訴孩子,大人懂他的心情,需要跟人講,隨時都可以來找我。

7、要聽他說那裡不公平 孩子輸了,一定會馬上説那裡不公平,這其實是孩子讓自己有台階下的方法,大人要先聽再説,才能找到不對的地方教育。

8、要提醒他過度的行為 如果孩子出現丟、摔、打、大吼大叫的行為,要先提醒控制行為,轉移他的注意力,不要爭執輸贏。

9、要給他冷靜的時間 孩子輸了,情緒上來,需要時間冷靜,要孩子馬上不哭不生氣,是不合理的期待。

10、要陪伴他想辦法 輸了就生氣的孩子,要提醒他,大人都在旁邊陪伴,如果自己沒辦法,也可以來找大人一起想辦法,這樣説,孩子會更有安全感。

 
不要電子保母,如何有效管理孩子的螢幕時間?
2021/5/6
2021-04-22 00:00 (更新:2021-04-22 14:53) by 提姆•沙丁《在家也能蒙特梭利(全新增訂版)》

在生活周遭隨處都能看到坐在推車裡的寶寶盯著螢幕滑動手指,學齡孩童則沉迷於自己的數位設備。但我們深知:不需倚賴智慧型設備,透過提供實際動手做的活動,也能激發孩子對周遭世界的興趣。

●角色典範

孩子的第一個角色典範就是我們自己。從他們開始學習的第一天起,就會盲目模仿我們的行為。因此,難怪寶寶會丟下玩具,撐起身體,抓取那部時髦的觸控螢幕手機,因為手機似乎佔據爸媽清醒時的每一分鐘。

不妨回想我們自己,平時在家是如何使用數位科技的:智慧型手機和平板電腦是否出現在餐桌上?你的注意力是否不斷被彈出的電子郵件與簡訊綁架?你在閱讀或看電視時,平板電腦是否仍放在膝上?美國校園的一項研究顯示,沉迷於數位設備的學生,很難理解對先前世代而言很容易的文字。我們必須確保自己對孩子而言,不是注意力不足的典範。 仔細思考並掌握原則,提供有意義的活動,有節制的使用數位設備。至少要等到孩子四、五歲時,再給他堅固耐用的智慧型手機或平板電腦,並細心、逐步的教導孩子使用。設計一些活動,讓數位設備並非被動的玩具,而能轉變成為探索的工具;在每日嚴格限制的使用時段裡,讓孩子選擇他喜歡的內容,自由瀏覽。

--聰明使用--

.選擇孩子有興趣、對真實生活有幫助的應用程式,讓孩子與數位世界的第一次接觸,是有意義且適切的。

.帶領孩子認識照片圖示,瀏覽家人與假期的回憶相簿。出去散步時,讓她用自己的智慧型手機拍照。

.與遠方友人與親人視訊交談時,讓孩子參與其中。

.快速搜尋影片,追蹤喜歡的報導,或了解某件事如何進行,如「小北極熊就是這樣在冰上玩耍的。」

.安裝簡單的配對遊戲,或是有美麗圖片的拼圖程式。

.教導孩子尋找並播放自己喜歡的歌曲。

.一起構思有趣的故事,把它錄下來,在長途車程中播放。

 
上一頁 目前為第3頁/總共有21頁   下一頁
 
 
407台中市西屯區西安街78號 電話:04-27018008 傳真:04-24526739 Mail:feng.chia.kids@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