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訊息
 
不用手機哄小孩,還能怎麼做? 5招陪孩子練習應對情緒
2023/6/27
by 親子天下媒體中心-黃敦晴 大人忙、煩、累的時候,難免暫時隨手把手機當保母,不過也知道這樣不是好方法。現在有新的研究發現,這樣做的壞處又多了一個:會剝奪孩子練習面對無聊或情緒的能力,長期影響甚至會導致他們情緒失調、更喜怒無常。那麼,還可以怎麼做呢? 常有相關研究指出,這會讓孩子沉溺於螢幕時間、變得上癮,更會吵鬧要玩手機,或是過多地被動吸收資訊、內容可能有問題、缺乏互動等。新的研究又發現了一項缺點:這可能在長期導致3到5歲的孩子情緒失調。 美國國家廣播公司(NBC)報導,密西根大學的兒童醫院(C.S. Mott Children’s Hospital)針對422對3∼5歲幼兒的親子組合,觀察每一對親子半年,追蹤家長多常把電子設備作為哄孩子的工具,以及孩子相關的情緒反應和情緒失調狀況。結果發現,常常把手機等電子產品當作臨時保母的家長的孩子,情緒明顯的更常在喜怒間變換,時而開心、激動,時而挫折、沮喪,而且更會異常衝動。這些情況在男孩,或是過動的孩子身上更普遍。 平時就練習應對情緒 因為當孩子不願暫離大人、要大人全部的注意力陪伴時,通常也是孩子的情緒感到無聊或不開心的時候。在幼兒發展早期,這些電子設備可能會剝奪孩子發展獨立和調節情緒能力的機會。 那麼,疲累且忙碌、還有家務負擔在身的父母該怎麼辦呢?研究人員提出了建議:盡量克制少用,並設定時間限制。如果難以避免用手機、平板哄小孩,可以跟孩子說好,時間到了就要結束,藉此降低使用的時間。另外,有些應用程式可以設定播放時限,選擇不要自動連續播放。 更好的方法是,在平時、或在事發時能夠花一點時間教孩子應對他們的情緒的技巧。例如: 用孩子感知得到的動作安撫,像是抱抱、輕搖、拍拍他們,握住捏捏他們的手,一起讀一本書 用他們喜歡的動物玩偶舉例說明當下的情境,一起練習如何跟玩偶說理、安撫玩偶的情緒。這樣的角色扮演可以幫助孩子表達他們的想法,以及了解和接受道理。 問孩子為何吵鬧,認識與面對他們的情緒。這樣孩子可以學到,情緒是可以討論,甚至可以管理的。 用紅綠燈等顏色區塊歸類孩子的行為可接受度,把這些類別與行為貼在冰箱上,並且以此跟孩子溝通,如何從紅、黃燈走向綠燈區塊。例如,孩子在哭鬧邊緣時,可以跟孩子討論,你正在黃燈區,我們要怎麼回到平靜的綠燈。 教孩子能幫助他們表達與抒發、替代性的行為。例如,不能打人、吵鬧,但若忍不住,可以打枕頭發洩;如果想要媽媽注意,可以拉拉媽媽的手、跟媽媽說,而不是哭鬧、丟東西。
 
專家整理!2~6歲兒童該具備的認知發展
2023/5/24
2021年11月18日/分類: 教材下載, 教養新觀念, 最新文章/作者: 天才領袖團隊 昨天請一位大班的家長,回去加強孩子「差多少」的概念,例如同學拿到7塊積木,孩子拿到5塊積木,孩子要能知道自己跟同學差了幾塊積木。媽媽很驚訝,覺得自己花了那麼多錢送名校幼兒園,怎麼學校都沒教嗎?而爸爸則是認為,這種數學問題,不是以後給小學老師教就好了嗎? 是的,幼兒園可能沒有教,因為幼兒教育有太多東西要教,很多時候生活經驗的累積,還是得靠爸媽,而不是老師。例如「差多少」的概念,算是一種數感吧!它存在於生活中,孩子間常計較誰多吃幾塊餅乾,不正是相差多少的概念嗎?大班的孩子就該有這樣的數感能力。 究竟2~6歲各年齡幼兒,該具有那些認知能力發展呢?我們一起來看看。 孩子的認知能力發展和生活經驗是息息相關的,爸爸媽媽在了解孩子該年齡的能力後,從生活中多給予孩子相關的經驗。引導孩子認知學習時,絕對不是填鴨式的重複練習,而是要從中學習觀察、透過各種感官來蒐集資訊、整理資訊,進而思考解決問題的方法,例如拼圖不是一直重複拼,可以帶著孩子觀察每一片拼圖的差異,將拼圖分類再拼,這就是培養孩子認知能力的最大精神,這些能力的培養,絕對會對孩子的未來學習是有幫助的。
 
孩子壞脾氣、愛生氣有解?5步驟有系統性引導孩子安頓情緒
2023/3/25
2023-01-05 00:00 更新:2023-01-07 17:17 by 精算媽咪珊迪兔 孩子在成長過程中也會有階段性的情緒需求,像是小小孩會哭鬧,幼稚園開始會鬧脾氣、害怕輸的感覺,到了青少年時期因荷爾蒙等原因,讓孩子情緒比較容易激動,都是家長的教養大難題。學齡前的孩子不一定能清楚表達自己的情緒,但可以試著發現卡住孩子情緒的關鍵為何,提早想好對策。 SEL社會情緒學習則是由美國非營利組織CASEL提出,涵蓋五大核心概念:自我覺察、自我管理、社會覺察、人際技巧和負責任的決策。簡單來說SEL是一套教學方法,重視如何營造一個同理、尊重、關懷和愛的環境,除了EQ強調的情商與情緒外,也很重視人與人之間的互動,以及達成個人的目標。 如何在家裡帶著孩子練習SEL呢? 親子天下十二月號中介紹了五個分齡的學習方法。 1.自我覺察:以學齡孩子來說,聊天就是很好練習自我覺察的方法。學齡孩子比起學齡前,與家長的相處時間相對較少,家長可以試著扮演引導者的角色,幫助孩子發現、排解當天的情緒狀況。 2.自我管理:而自我管理則是讓孩子安排自己的日程,現在很多孩子都會上安親班、才藝班,這時家長就可以帶孩子練習做決定,階段性放權。另外,幫助孩子找到適合自己的紓壓方式,其實也是自我管理很重要的一環。 3.社會覺察:指的就是同理心的養成,通常孩子到5-6歲時會開始有「分享」的概念,這個階段家長可以引導孩子去學習分享、同理他人的情緒。親子天下十二月號訪談心理師也提到,社會覺察在華人社會裡被落實得太徹底了,很多家長會在孩子小時候灌輸以和為貴的觀念,太在意別人的看法無形之中也會造成孩子的壓力,如果又少了自我覺察的建立,孩子就很容易覺得不快樂。 4.人際技巧:學齡前到學齡的孩子都很適合以角色扮演的形式,引導孩子重新思考在該情境下如何應對。到了國中青少年階段,家長就需要站在顧問的角色,可以給孩子建議,但需要把決定權交給孩子。 5.負責任的決定:試想以下情境,孩子因為想和好朋友讀同所學校,選擇了一所離家非常遠的學校,家長可能會說:「好啦那我每天載你上學」,可是萬一家長哪天沒空載孩子上學,孩子反倒回頭怪家長說:「都是你沒載我害我遲到」,心理師建議,當孩子做出一項決定時,家長需要先讓孩子自己試著想解決辦法,而不是硬把孩子全部的責任都扛在身上。 不管是大人還是孩子,每天都會產生多種情緒,每天練習說出三種情緒,其實就是很好的自我覺察,覺察情緒之後才能知道如何消化與調節情緒。
 
自責的大人,會對孩子生更多氣
2023/1/10
取自於親子天下-李崇建、林文煌 李崇建最新力作《練心》不只要練孩子的心,更要讓大人覺察自己的心。和孩子一起,成為一個負責而不自責的大人。 當孩子面對困難,大人嚴格的要求,讓孩子跨越困難,難道是不好的嗎?這不是鍛鍊孩子的心志?磨練孩子的毅力嗎? 如同孩子去攀岩,當孩子在繩索確保安全無虞的情況下,孩子仍然不敢攀越,大人依然堅持要求,難道這樣不好嗎? 這是一般人最常有的疑惑。大人堅持孩子攀越,培養鍛鍊的是孩子的「心」,「心」要如何培養? 培養孩子的「心」,在科學上的意涵,關注孩子的大腦發展,在薩提爾模式的隱喻,就是冰山的圖像,尤其是「渴望」與「自我」層次。 大人的堅持沒有問題,甚至大人有時須堅持,所以陪伴孩子攀岩,並未讓孩子放棄,而是讓孩子不斷嘗試,關鍵是大人的態度,態度就是:所說的語言,說話的神情,說話的聲調,即是對孩子的「愛與接納」,而愛與接納孩子,從愛與接納自己而來。 大人的態度來自內在,就是大人的生命歷程 大人需時刻覺察,妥善安頓自己,以溫暖的心陪伴,而非自責的心。透過關懷的語言,好奇的探詢,即是良好陪伴。孩子的「心」得以茁壯,自然有力量跨越難關。 在〈不拉書包拉鍊的小男孩〉一文(詳見《練心》第189頁),Cara 覺察自己情緒,覺察是否自責? 進而照顧自己情緒,決定不要自責,就能安穩對待孩子。 在〈「好媽媽」的冰山〉一文(詳見《練心》第202頁),紀子童年成長過程,即是被嚴厲對待,當紀子長大成人,努力卻達不成目標,內在就紛擾不堪,陷入痛苦的循環,這是從小被指責,長大後學會自責,而無法真正負責,所形成的內在狀態。 在教育孩子的路上,大人帶著過去印記,這些印記有的是資源,有的不適合當下,難免有做不好的時刻,但基於愛要從自己開始,永遠都要看見自己,去接納自己的不足,甚至接納自己會發火。當自己能接納自己,對孩子的指責也會減少,因為自責的大人,會對孩子更多生氣。 當大人不自責了,就是願意看見自己了 教育者看見孩子之前,經常忽略了:有一個「我」需要被看見。當人不消耗能量,去責備自己了,力量就能夠集中,專注於為自己負責。 當大人學會不自責,才能減少指責孩子,若是懂得表達關懷,溫柔堅定的表達規則與界線,在對話中多使用好奇,孩子也會越來越負責。 覺知自己情緒,決定不再自責,這是教養的開始,同時,我們也教養孩子「覺知自己情緒,決定不再自責」,這是愛自己的程序,愛孩子的程序,也是讓孩子愛自己的程序。 愛自己需要學習,無論有多困難,都值得一輩子學習,我們一起共勉之。
 
養成孩子收拾好習慣
2023/1/7
本文出自《學前教育雜誌》 「收拾」是孩子最基本的自理能力之一,學習打點自己身邊的東西、學習物歸原處,其實也蘊含了許多生活處事的概念或態度。爸媽要怎樣幫助孩子從小養成基本的責任感、學習到有效率整理的好方法呢?良好習慣的養成,需要掌握「及早培養」的原則。很多爸媽都是在孩子長大後,才覺察到生活能力的重要,其實,生活習性的養成也有所謂的「關鍵期」,若是從小過於寵愛、疏於教導而延誤學習,不僅生活能力不足,也連帶影響到待人處事。 好習慣,從收拾玩具入手養 「收拾玩具」是爸媽常感困擾的事,卻是很好的學習情境之一。孩子收拾玩具的經驗需要不斷地被教導,才能讓孩子在混亂、多樣化的玩具中找出收拾的頭緒。收拾的時候非常需要發揮「分門別類」的能力,建議爸媽透過以下策略引導孩子: 幫每一類玩具找個適合的 培養收拾玩具的能力,首先是教孩子將不同類別的玩具放在一起,例如:樂高積木、娃娃家、黏土工具組,這些都是幼兒常有的玩具類型,只要購置幾個易於收納的收拾盒,並在外盒貼上照片即可,整套的樂高、拼圖則可保留原包裝盒置於固定位置。 選購玩具時也學習考慮收納 採買玩具要有計畫性,除了考慮好玩具的條件外,玩具日後的收納問題,在採買時就需要一併考慮。盡量減少購買體積過大、外型不規則的玩具,以免造成收拾困擾;每買一個新玩具時,可和孩子討論:玩具應該住在哪一個「家」,藉此強化孩子的分類與歸類能力,也能引導孩子正確地收拾。 建立玩玩具規則有助自我管理為了保持孩子對玩具的新鮮感,建議將家中的玩具分組整理,固定時間輪替收藏運用。這樣安排,不僅孩子玩玩具的新鮮感、專注力增加,由於攤放在手邊的玩具量減少了,孩子自行收拾的難度也會降低。汰舊換新,安排特定大掃除時間玩具玩好就收雖然很理想,但孩子未必時時刻刻都做得完善,爸媽可以選一個固定時間和孩子一起收拾,一方面讓孩子學習收拾的方法,做必要的清洗整理,另一方面也檢查是否有需要淘汰的,或是參與跳蚤市場活動,為玩具找到新的主人,延續玩具的生命及再利用的價值
 
小寶貝的「為什麼」
2023/1/7
(奇蜜親子網專業編輯) 面對小寶貝接二連三「為什麼」的疲勞轟炸,多數爸媽一開始都還很有耐心的回答, 而且心裡多少有點竊喜,寶寶這麼會問,想必小腦袋瓜子一定很聰明。但是隨著問題一個接一個,爸媽開始感到黔驢技窮,無法招架,因為寶寶的很多為什麼根本沒有任何理由,而且,無論什麼樣的答案,只會引來更多的為什麼,寶寶似乎永遠沒有滿意的時候,許多爸媽最後都會惱羞成怒,以草草打發作收。   其實,寶寶的為什麼背後可是有發展上的意義!兩歲開始的孩子,對周遭世界充滿了無比的好奇心,他們有太多的事情想瞭解,也有太多的疑惑想解開,但是有限的語言能力卻又無法充分表達,當他們發現這短短的「為什麼」三個字,就可以讓大人回答他所有的疑問,正好可以滿足他的需要,於是就順理成章的問個不停了。另外,這階段的孩子語言能力正快速發展,他們有語言對話上的強烈需求,但是大人又不見得有空陪他們聊天,這時只要問上「為什麼」,大人就會和自己說個不停,而且在這樣的對話過程裡,自己可以掌握對話的主導權——我發問,你回答,這與平日都是父母在發號施令,自己只有聽話的份兒截然不同,他當然就樂的一直問下去了。  此外,這時期的孩子也充滿了對知識的渴望,他們不再停留在過去單純觀察世界的階段,也不僅止於接受所看到的事實,他們認為每一件事一定有個理由,而且更進一步想要去尋求背後的答案,但是父母給的答案又常常超乎他的理解能力,在不得其解的情況下,他自然要追根究底了。   面對孩子一連串的「為什麼」攻勢,家長需要的無非就是耐心。當孩子展開旺盛的好奇心,頻頻發問時,如果父母能給予鼓勵與回應,將會讓孩子更樂於就他所觀察到的進行探索,這對他將來的發展將會有正面的影響。
 
何培養小孩自信?專家:做4件極端的事
2022/11/25
美國教養專家畢絲瑙養出兩個企業家兒子。她認為企業家是能夠把熱情化為計畫的人、能夠實現想法,而不只是創立能賺錢的公司。幾乎所有教養建議都要家長教孩子勇敢嘗試新事物,但該怎麼做? 1.要小孩一直保持好奇,永遠不要害怕 有時候,這代表要讓孩子打破規則。 企業社群內容數據分析公司Shareablee創辦人暨執行長、女性企業組織wimlink創辦人柚木塔妮亞(Tania Yuki,音譯),4歲時就展現大膽實驗精神。當時她跟爸爸去奢侈精品店,看著「不准觸摸」的標示,把所有東西摸了個透。 有個銷售員看到後,把東西從她手中搶走。塔妮亞以為她要被唸了,但她爸過來說「她只是好奇,打破什麼的話我會買」。 從那時候起,塔妮亞知道爸媽會永遠信任自己,絕不阻擋自己的好奇心。她這輩子從來不覺得會因為好奇嚐到什麼嚴重後果。 2.很小就讓孩子獨立 畢絲瑙訪問的家長全都一致同意,愈快讓孩子負重責大任,他們愈有自信、愈獨立。 The Soze Agency創業合夥人史科尼克(Michael Skolnik)14歲時對劇場的愛覺醒,寫信給50位百老匯製作人求當實習生,獲得紐約藍人團體(Blue Man Group)錄取。 當時父母都全職上班,沒辦法每天開車送他去紐約市,但有個朋友在紐約有房子空著,所以讓孩子夏天時自己住在那裡。 史科尼克說:「我不知道那麼小的時候就有那麼多的自由和獨立,是不是適合每個人,對我有用。他們信任我,讓我比同儕早很多變成熟。」 3.不對孩子的熱情挑三揀四 Method Products共同創辦人萊恩(Eric Ryan) 小時候興趣是帆船,他功課不怎麼樣,但很努力磨練帆船能力,從四年級練到大學畢業。父親對帆船一無所知,但總是支持他。 萊恩的母親說:「丈夫和我有一大堆東西想讓他學,滑雪、溜冰,但孩子總是會選自己有興趣的。」 4.分享自己的奮鬥 有些人可能以為成功的孩子永遠一帆風順,但很多時候他們只是比較懂得如何面對失敗。 透過服飾品牌Aviator Nation致富的麥可絲姬(Paige Mycoskie),就是一路看著媽媽掙扎奮鬥,培養出韌性。
 
孩子一起床就發脾氣?專家:避免硬碰硬、3種原因對症下藥
2022/11/1
2022-10-13 00:00 更新:2022-10-14 13:04 by 親子天下媒體中心 - 陳奕安 兒童職能治療師吳姿盈、諮商心理師黃之盈指出幼兒發起床氣有其背後原因,找出根源並解決,就能有效減少孩子起床氣問題,提供家長實用建議。孩子發起床氣最常見的3大原因,專家建議家長這樣處理: 1.孩子沒睡飽:滿足睡眠時長、建立睡前作息 3至5歲幼兒每天所需的睡眠時長大約是10∼13小時,如果孩子的睡眠時長被滿足,其實會自然而然起床,家長可以依據孩子需要起床出門的時間回推,判斷入睡時間。吳姿盈表示,不少家長共同的困擾,是孩子常睡覺時間到了卻不肯睡,導致隔天起床沒精神、發脾氣。她建議睡前1小時別讓孩子看3C產品,減少藍光刺激、分泌能讓人入睡的褪黑激素;將燈光關閉或調暗,塑造讓身體覺得「該睡覺了」的環境;固定播放輕柔放鬆的睡前音樂,長期下來讓孩子被音樂制約,聽到音樂就會想睡。黃之盈也提醒,睡前4小時進行激烈運動或刺激的遊戲、聽充滿想像空間的睡前故事,都可能導致孩子大腦過度活躍而難以入睡、淺眠、多夢。她分享,可以進行一些睡前儀式,例如跟孩子一起扮演石頭等,讓孩子平穩下來。 2.因為大人的喚醒方式而生氣:漸進喚醒感官,別用負向語言 「都叫那麼久了還不起來?」「你怎麼一直拖拖拉拉?」你叫孩子起床時也說過這些話嗎?吳姿盈說,有時家長因為趕時間,叫孩子起床時會使用負面言語或太過急促,讓孩子覺得莫名被罵了一頓、心生委屈。黃之盈建議,叫孩子起床時,家長可以給予各種感官刺激、讓孩子逐步甦醒。視覺上,可以先拉開窗簾或開燈,讓身體接收到該起床的訊號;觸覺上,可以用手指觸摸、輕點身體,搭配故事角色或動物與孩子互動,例如搭配手部動作、說「小蜘蛛爬爬腳、爬爬肚子⋯⋯小蜘蛛快爬到肚臍了!可以爬到你的肚臍裡面嗎?不行的話要起來把它抓住!」讓孩子有動力起床;也可以播放輕快活潑的歌曲,給孩子聽覺刺激。黃之盈也分享,家長可以幫孩子的玩偶配音,問孩子「今天的早餐是什麼?可以幫我看看嗎?」「我們在等你吃早餐,你要一起開動了嗎?」讓幼兒為玩偶著想而起床。 3.不想上學:用對話與活動抒發壓力、創造起床動力 吳姿盈指出,孩子在幼兒園、團體生活中多少會遇到壓力事件,但3至5歲幼兒較難用口語主動向大人表達感受,建議家長每天放學後主動與孩子聊聊「今天跟誰玩?玩了什麼?」從中了解孩子的狀況,也可以用遊戲、畫畫等方式抒發孩子的壓力;也可以讓孩子選隔天的早餐、衣服、陪伴一起出門的玩具,協助降低上學的緊張、增加期待。吳姿盈提醒,幼兒起床氣造成親子雙方情緒的高漲點,往往是因為家長急著要孩子說明為何生氣、但在情緒中的孩子聽不進去也說不出口。她建議,家長可以事後再與對方討論起床氣的原因,透過問題與對話,讓衝突變成一次更了解孩子的機會。 (責任編輯:實習編輯莊蕙慈)
 
當孩子說謊,父母該做什麼?
2022/9/28
【內容整理自《親子天下》Podcast 鄧惠文X陳品皓「關係相談所EP53」】 人,都會犯錯。為了逃避處罰,不免想說謊掩蓋。當孩子出現這樣的行為,父母除了責罵,還有什麼更好的方法? 身為父母,都希望孩子擁有高尚品格,但看待孩子說謊這件事,不能忽略「人性」。說謊,其實是人類能力發展的展現,如果我們教養孩子,沒考慮到天性使然的因素,而採取「說謊就是錯」的嚇阻方式,是相當糟糕且毫無效用的。 關於說謊,在「能」與「不能」之間,如果父母無法解釋清楚,將對孩子的品格養成造成困惑。父母別擔心孩子會就此變壞,在足夠引導之下,大部分的孩子皆具備足夠的判斷力,懂得「小謊可以怡情,大謊足以敗德」的尺度,也有追求榮譽感的心,不會成為一個連自己都看不起的人。 很多父母會用故事教導孩子關於說謊的觀念,例如品皓心理師提到的《放羊的孩子》、《華盛頓砍倒櫻桃樹》兩本繪本。深入想想,前者指出說謊將帶來慘烈後果,卻沒有談到誠實的好處,不但觀點薄弱,更像是恐嚇;後者鼓勵做錯事後,勇於誠實坦承並承擔後果,正是我們在面對說謊人性時,值得教導孩子學習的觀念。 通常孩子犯錯,代表著心慮不夠周密、處理事情用錯方法,或是逃避另一件更困難的事,大部分屬無心之過,父母的指引毋須製造羞恥感,讓他感到「不配為人」,因為強烈的羞恥感,只會讓人為了維護自尊,更想逃避、掩蓋。反之,若能鼓勵孩子坦承與承擔責任,則能帶來榮譽感、提升自我認同。 鼓勵坦承,包含了承擔責任。我們要培育孩子成為一個有社會道德的人,如果坦承錯誤,就不用受罰,恐怕傳遞出犯錯無責的觀念,也與社會公約有所違背。好比政府官員因失誤導致人民損失時,坦承錯誤可獲大眾認同,但不代表沒有責任。換句話說,父母可以對孩子坦承錯誤予以肯定,但要讓他明白,這不代表行為沒有錯、不代表不用承擔責任、不代表不用受罰。 理解到坦承的意義,父母更需要花心思教導孩子為什麼要誠實?承擔的勇氣來自哪裡?這麼做的好處究竟為何?同時,了解他們對於承擔有哪些困難,才能一步步引導他們,理解品格高尚的價值,朝更好的自己邁進。
 
不能堅持的教養,是一種隱形的溺愛
2022/9/16

文/天才領袖感覺統合兒童發展中心執行長 王宏哲

在幾次與全國幼兒園教師的座談會中,我都聽到老師們一個共同的心聲,那就是爸媽們剛把孩子放在幼稚園時,總不能好好的放手,讓老師調整孩子的一些規矩、生活能力及分離焦慮。

其實,我覺得基於父母關愛子女的天性,以及從小孩子就是自己一手拉拔大,父母一開始會擔心、會干涉,這在所難免,只是現在的程度似乎有越來越嚴重,快讓這群基礎教育的老師們束手無策了!

我們從三個角度,來談現代教養的問題:

【面對幼兒飲食規矩】

常聽到一些學齡前孩子在家的飲食習慣很差,對食物挑三揀四,吃飯一定要配電視,到吃飯時自己的主見特別多,跑來跑去沒定性。但這些孩子,卻也經常到了上學後飲食習慣就變好,絕不是因為已經長大了這麼簡單的理由,而是在團體中,老師堅持大家把玩具收好才能吃飯;堅持每個人的分量可以稍做選擇,但要負責吃完;堅持時間到了,大家一起洗手吃飯這件事,沒有例外;堅持你不想吃,就得承擔餓一頓的後果。 相較於有些爸媽的做法,「不想吃正餐就不要吃,牛奶點心就多給點!」、「挑食的食物,我就少煮點,以免麻煩!」、「不坐在餐桌前吃飯就算了,至少肯吃就好!」、「跑來跑去,邊罵但是又邊餵!」,這些充滿妥協的教養,容易造成日後的壞習慣,是一種隱形的溺愛。

【面對幼兒團體適應】 孩子到中班的年齡後,應該進展到團體生活了,因為加入團體會刺激模仿與社交能力的發展。可是,在剛進幼稚園時,每個孩子狀況卻大不同,有些兩三天就玩得開開心心,有些需要很長時間適應,而有些在一星期後發現苗頭不對,就不配合了! 有經驗的老師,會適度的引導爸媽堅持「可以陪伴,但每天都要讓孩子來!」,會堅持「跟爸媽要有適度的分離練習,並學會說byebye」,會堅持「適當讓孩子加入團體的遊戲,而不是完全照自己方式玩」。 我們最擔心爸媽的教養是:當孩子排斥上學時,「沒關係,我們換一間!」、「今天不想去,那就請假幾天不要去!」、「不喜歡在學校睡睡袋,那念半天回家睡!」,這些充滿讓步的教養,容易讓孩子變成予取予求,也是一種隱形的溺愛。

【幼兒情緒的制約】 假日到一些親子場所時,不難發現有一些孩子,透過生氣、大哭、尖叫等情緒來逼爸爸媽媽就範,我常聽到一句帶有情緒的話:「我再也不帶你出來了!」,從抓狂爸媽口中蹦出來,可是,你下次會不會帶他出來呢?如果會的話,那不就自己壞了教養原則? 的確,聰明的EQ教育應該是,如果孩子亂用情緒來制約爸媽,應該堅持「依照自己與孩子訂過的家規做懲罰!」,堅持「沒有商量的餘地,不是哭鬧就有!」,堅持「孩子可以有情緒,但也要講理」。 然而,有些家長的做法,很容易讓孩子混淆,如「你不要哭,我就給你買玩具!」、「這次不處罰,但下次不可以了!」但總有許多最後一次。「你今天不哭,我就給你平常不能吃的糖!」,怕孩子的情緒行為而先行賄賂。這些充滿沒有一定規則的教養,容易讓孩子變成小霸王,也是一種隱形的溺愛。

【宏哲老師小叮嚀】 親愛的家長,跟物質上的溺愛比起來,這些日常生活中,我們不以為意的作法,所造成的心理層次溺愛,將會讓孩子變得依賴無法獨立,做事沒有規則及標準。所以,針對學齡前孩子的行為教養,如果父母從小就事事對孩子不能堅持,彈性過大,那難保孩子矩的行為不會越來越多,基礎教育就受到動搖,

因此「堅持」的身教,是非常重要的教養學問啊!

 
上一頁 目前為第2頁/總共有21頁   下一頁
 
 
407台中市西屯區西安街78號 電話:04-27018008 傳真:04-24526739 Mail:feng.chia.kids@gmail.com